患者姓名:任某,,性別:女 ,年齡:28歲,,初診,,就診日期:2020.6.8,發(fā)病節(jié)氣:芒種
主訴:入睡困難2月,。
現病史:患者近2月來因經常熬夜后出現夜間入睡困難,,睡后易驚醒,易膽怯恐懼,,伴心悸氣短,,神疲乏力,倦怠,,口淡不渴,,注意力和記憶力較前下降。無頭目脹痛,,無煩熱,、耳鳴等不適,。發(fā)病以來經常腹瀉,大便稀溏,,小便正常,,胃納稍差。
既往史生活史:既往體健,,無特殊,。
過敏史:無。
中醫(yī)望聞切診:少神,,表情痛苦,,舌質淡,苔薄白,,脈沉細,。
中醫(yī)診斷:不寐
證候診斷:心脾兩虛型
西醫(yī)診斷:睡眠障礙
治 法:補益心脾,養(yǎng)心安神
處 方:歸脾湯加減:茯苓30g,、桂枝12g,、炒白術15g、炙甘草10g,、酸棗仁15g,、柏子仁15g、丹參12g,、黨參15g,,用法:6劑,諸藥水煎煮2次合取汁,,早晚溫服,,日1劑。
按語:患者入睡困難,,時間減少,,睡眠質量低下。注意力和記憶力均受影響,。伴神疲乏力,、心悸氣短,食欲不振,,腹瀉便溏,,結合舌質淡,苔薄白,,脈沉細,,辯證為失眠,心脾兩虛型,,以脾氣虛為主,。方中酸棗仁,、柏子仁酸平以斂陰養(yǎng)神,二藥合用,,共湊養(yǎng)心安神之功,,為君藥;桂枝,、炒白術,、茯苓、甘草為苓桂術甘湯,,可健脾利濕:方中重用甘淡之茯苓健脾利水,,滲濕止瀉;桂枝溫陽化氣,,降逆平沖,,兩者合用,可利水平沖,;白術健脾燥濕,;丹參涼血活血、清心除煩安神,,加強安神之力,;黨參能補氣血,用于治療乏力,、心悸等氣血兩虛證,。甘草調和諸藥。